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四章:李嗣昌入川,黄义明出川 - 第2页
bbwx2.com
    黄义明道:大明气数已尽,我亦不欲以四川一地对抗清廷,亦无意担任清廷四川总督职,清廷只要能派良吏来接管四川,我愿意离川。但要求有三:其一,四川行省名可复,“古蜀地大同邦”名可取消,已设立大同邦各项制度却不可取消,因为这些制度实造福于当地百姓。提出此要求,是因为迭经八大王张献忠屠蜀及姚黄贼之乱,四川民生已够苦,切不可让川民再历苦难。求之二是:“古蜀地大同邦”虽建,四川民生初安,但迭经八大王屠蜀及姚黄贼之乱,人口彫零,千里少人烟现象一时无法改变,希清廷能从内地移民大批至四川,垦荒种稻植桑,重振天府国经济,若此,则为川民之福,清室之德。我要求之三是:师傅死前遗命,要我追查叛贼卢桂生下落,夺回被窃师门瑰宝《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表》,以报明亡之仇。我迄今寻访卢桂生踪迹无着,烦清室提供此人下落,以便我无负师傅托咐。如此三条要求清廷可以落实,我当即刻离川,让川政于清廷良吏。

    李嗣兴道:贤弟所提三条要求,句句在理,我当以飞鸽传函形式请示请廷,估计不数日当有回音。黄义明遂安排李嗣兴一行,在邦主议政厅与六部一条街附近空房往下。不数日李嗣兴果得清廷飞鸽回函,其云:黄义明侠士所提三条要求句句在理,全以蜀地苍生之福为重,钦仰无比,理应照办。关于大清委任四川行省总督一职,可由原陕甘宁夏总兵李嗣兴承担,做此委任,是因为李嗣兴与黄侠士师出同门,情同手足,无有不信任处。其二,关于内地移民事,近日已动员湖广地方官广招百姓及流民填补四川人口之缺,只需黄侠士督川政属员做好接待工作即可。其三,关于逆贼卢桂生踪迹,其在磨盘山之役叛师之初,清廷曾委以大理知府职,其后此贼盗窃官银,携《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》出逃,逃亡地点不明,清廷亦在寻找此贼下落,如有实信,当即通报黄侠士寻访擒拿,决不护短。

    此函之发,由于时值康熙皇帝即位之初,年龄尚幼,无力处理国政,全由孝庄太后(1613-1688年)主持廷臣代办。黄义明见所提三条要求,清室均表同意,便于次日携同李嗣兴召开六部官员会议,宣布欲取消“古蜀地大同邦”、复四川行省的决定,同时陈述自己将离川,四川总督一职由李嗣兴代任的原因,征求六部官员的意见。六部尚书对于取消“古蜀地大同邦”称谓及黄义明将离川,虽然不舍,但自知以四川一地,无力与清廷抗衡,只得表示同意。李嗣兴则在会议上宣布两条,一是根据清廷要求,将“古蜀地大同邦”更名为四川行省,此外川地六部官员之设,因与清廷六部同名,为避讳,建议更名为六司侍郎,其他黄义明在建“古蜀国大同邦”时,所设立各项制度一律照旧实行。而原六部官员对此自是无可置言。

    由于黄义明入川之初,在凌云寺结识朱云霞公主时,其养父黄宗羲要求公主年满二十岁时,需返乡成婚。此时朱云霞公主已年满二十岁,养子刘宏业已十余岁,武功基本练成,个子也长到了黄义明肩膀高。黄义明一时间又未得到有关卢桂生的消息,于是决定携云霞公主及养子出重庆水路还乡,顺沿所过长江两岸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诸地,录访叛师仇人户桂生的下落,最终返养父黄宗羲故里、浙江余姚黄家村成婚。
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bbwx2.com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页 - 下一页